京华网  >   财经  >  正文

美在新时代——中国当代艺术家书法系列作品展

评论

  美在新时代——中国当代艺术家书法系列作品展

媒体支持

  《中国日报》《人民日报客户端》《光明网》

  《凤凰新闻》《文艺周刊》《中国文化报》《文化艺术网》

  《中国艺术报》《环球艺术网》《中国艺术新闻网》

  前言

  书法,是中国文化的灵魂,是流淌在笔墨间的千年文脉。从甲骨文的古朴神秘,到篆隶的庄重典雅,再到行草的自由奔放,汉字的艺术表达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哲学思想、审美情趣和精神追求。在新时代的浪潮中,书法艺术既坚守传统的笔墨精髓,又不断探索创新的表达方式,展现出蓬勃的生命力与时代气息。本次“美在”新时代——中国当代艺术家书法系列作品展”,旨在呈现当代书法家在传统与变革之间的思考与实践,展现书法艺术在今天的多元发展与文化自信。

  中国书法的魅力,在于它不仅是文字的书写,更是心灵的迹化。古人云:“书者,散也。”书法是情感的抒发,是精神的寄托,是人格的映照。王羲之的飘逸、颜真卿的雄浑、米芾的奇崛、赵孟頫的典雅……历代书家以独特的风格构筑了中国书法的璀璨星河。

  在全球文化交融的今天,中国书法如何保持自身的独特性,同时又能与世界艺术平等交流?这是当代书法艺术家们思考的重要命题。本次展览中的许多作品,既扎根于中国文化的土壤,又展现出开放包容的胸怀。艺术家们从汉字的结构、笔势、韵律中提炼出具有普遍审美价值的艺术语言,使不同文化背景的观众都能感受到书法的魅力。这种文化自觉与自信,正是中国书法走向世界的关键。

  “美在新时代”不仅是一个展览主题,更是一种艺术态度。它意味着书法艺术在当代社会中的重新定位——既是传统的守护者,也是创新的实践者;既是民族文化的象征,也是人类共同的艺术财富。本次展览汇聚了数位中国当代书法艺术家的精品力作,风格多元,视角独特,既有对经典的致敬,也有对未来的畅想。

  书法,是时间的艺术,一笔一画间凝结着历史的沉淀;书法,也是空间的艺术,黑白虚实中蕴含着宇宙的韵律。在新时代的浪潮中,中国书法正以崭新的姿态,向世界讲述着属于这个时代的中国故事。愿本次展览成为一次美的巡礼,一次文化的对话,一次心灵的共鸣。

  最后,我们希望通过这些作品,让观众感受到书法艺术的深厚底蕴与无限可能,并从中思考传统与当代、本土与国际、艺术与生活之间的深刻联系。

  作品欣赏

读书养气

【王世襄】 读书养气  106×34cm

  东临碣石,以观沧海。

  水何澹澹,山岛竦峙。

  树木丛生,百草丰茂。

  秋风萧瑟,洪波涌起。

  日月之行,若出其中;

  星汉灿烂,若出其里。

  幸甚至哉,歌以咏志。

【周慧珺】 观沧海  134×68cm

  放鹤去寻三岛客,

  任人来看四时花。

【孙晓云】 书法对联  136×23cm*2

  维兹灵岳,嶍嵘阴阳,

  形如伞盖,义取摄养;

  柢艮出震,郡望显彰,

  占牛女之分野,乃齐梁之旧乡。

  六代物华,荷天衢以拓宇;

  一山明秀,恢地紘而张皇。

  钟阜邻比,见龙蟠之逶迤;

  石城遥屹,若虎踞之昂扬。

  俯视江流,如环如抱,

  星罗百舸,棋布洲屿,犹闻千年之古调;

  回观群翠,若东若西,

  龙王神庙,象山偎依,玄览须臾之奇章。

  三峰雄峙,万象开新,

  诚堪舆之佳丽,文明之青箱。

【孙晓云】 许结栖霞山赋  280×34cm

紫气东来

【孙晓云】 紫气东来  136×34cm

长寿

【孙晓云】 长寿  68×34cm

鸿福

【孙晓云】 鸿福  68×34cm

怀德

【孙晓云】 怀德  68×34cm

  读古人书,

  友天下士。

【欧阳中石】 书法  69×46cm

【欧阳中石】 兰亭叙语  69×46cm

  生命是缘,

  存在即佛。

【欧阳中石】 书法  69×46cm

  天清地靖,水秀山明。

  气应时序,人和物荣。

【欧阳中石】 书法  138×69cm

  昨夜寒蛩不住鸣。惊回千里梦,已三更。

  起来独自绕阶行。人悄悄,帘外月胧明。

  白首为功名。旧山松竹老,阻归程。

  欲将心事付瑶琴。知音少,弦断有谁听?

【沈鹏】 小重山·昨夜寒蛩不住鸣  137.5×68cm

  观自在菩萨,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,

  照见五蕴皆空,度一切苦厄。

  舍利子,色不异空,空不异色,

  色即是空,空即是色,

  受想行识,亦复如是。

  舍利子,是诸法空相,

  不生不灭,不垢不净,不增不减。

  是故空中无色,无受想行识,

  无眼耳鼻舌身意,无色声香味触法,

  无眼界,乃至无意识界。

  无无明,亦无无明尽,

  乃至无老死,亦无老死尽。

  无苦集灭道,无智亦无得。

  以无所得故,菩提萨埵,

  依般若波罗蜜多故,心无挂碍;

  无挂碍故,无有恐怖,

  远离颠倒梦想,究竟涅槃。

  三世诸佛,依般若波罗蜜多故,

  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。

  故知般若波罗蜜多,是大神咒,

  是大明咒,是无上咒,是无等等咒,

  能除一切苦,真实不虚。

  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,

  即说咒曰:揭谛揭谛,波罗揭谛,

  波罗僧揭谛,菩提萨婆诃。

【沈鹏】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 180×48cm

  上善若水,厚德载物。

【韩美林】 上善若水 厚德载物  137×34cm*2

  久仰井冈山,今日得所愿。放眼东西南北,气象满山川。

  隐隐法淼至,海神三鬼斧奈岩玄。

  瀑泻飞泉响,仰让岗坡青松入云端,

  落日急何?女障纪念馆,游人摩肩踵。

  立献花悼英贤,谋术再复解,放历史至僚。

  千难万险皇史可,原攒云见晴日,神物昂颜。

【张海】 书法  138×69cm

南无阿弥陀佛

【张海】 南无阿弥陀佛  136×34cm

  海棠花下赏春光,一树冰姿向粉墙。

  都爱红妆吟又醉,风飘满院是谁香?

【张海】 咏白丁香  136×68cm

【张海】 论书  174×45cm

厚德载物

【张海】 厚德载物  136×34cm

吉祥

【星云法师】 吉祥  97×45cm

  天街小雨润如酥,草色遥看近却无。

  最是一年春好处,绝胜烟柳满皇都。

【李铎】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二首·其一  136×68cm

业精于勤

【苏士澍】 业精于勤  136×68cm

上善若水

【苏士澍】 上善若水  136×68cm

惠风和畅

【苏士澍】 惠风和畅  68×68cm

  兰陵美酒郁金香,玉碗盛来琥珀光。

  但使主人能醉客,不知何处是他乡。

【刘炳森】 客中行  92×61cm

【刘炳森】 吉祥如意  94×27cm

  镵肩担道义,妙手著文章。

【刘炳森】 书法对联  135×32cm*2

  开卷群言守其雅,

  抚琴六气为之清。

【饶宗颐】 书法对联  135×32cm*2

【饶宗颐】 书法对联  138×34cm*2

兰气梅骨剑胆琴心

【爱新觉罗·启骧】 兰气梅骨剑胆琴心  67×44cm

【刘自椟】 书法  117×38cm

【许钦松】 相思  136×68cm

【许钦松】 闻雁  136×68cm

【石开】 书法对联  135×21cm*2

  春眠不觉晓,处处闻啼鸟。

  夜来风雨声,花落知多少。

【石开】 春晓  136×68cm

【石开】 题画  136×68cm

【石开】 初夏即事  136×68cm

【陈振濂】 书法对联  136×34cm*2

【陈振濂】 宝墨亭  136×68cm

【宋华平】 题赤壁图  136×68cm

【班禅额尔德尼·确吉杰布】 自在吉祥  138×68cm

【孙伯翔】 书法对联  135×24cm*2

壮志凌云

【武中奇】 壮志凌云  136×33cm

【刘文西】 宁静致远  136×68cm

  日照香炉生紫烟,遥看瀑布挂前川。

  飞流直下三千尺,疑是银河落九天。

【朱关田】 书法两帧  70×65cm*2

  王郎酒酣拔剑斫地歌莫哀,我能拔尔抑塞磊落之奇才。

  豫章翻风白日动,鲸鱼跋浪沧溟开。

  且脱佩剑休裴回,西得诸侯棹锦水。

  欲向何门趿珠履,仲宣楼头春色深。

  青眼高歌望吾子,眼中之人吾老矣。

【王镛】 短歌行  136×34cm

  学杨少师书如读周素诸子,

  乍看芸放偶无纪再欲却自省条理寻等术。

  侍公陶铸前之韵,随轩写怀素自为诗。

  能回苍藓钦存古川为了信平吾去之工二,

  然其为人傥荡李利水三丽川北三如屯,

  东坡集放怀素疏放不拘细行时流酣兴发,

  适寸壁立墙右裳噐皿。

  鹿不书之。

【王镛】 怀成都诗十韵  135×33cm

业精于勤

【李刚田】 业精于勤  69×27cm

  【管峻】 书法  138×34cm*6

【鲍贤伦】 书法  138×69cm

【张胜伟】 论书感赋三首  136×68cm

【张胜伟】 书法对联  136×34cm*2


责编:hxq 


注:凡注明来源非本站的作品,均转载自其它媒体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。

京华网致力于资讯传播,希望建立合作关系。若有任何不当请联系我们,将会在24小时内删除。

联系我们|jinghva.com All Right Reserve 版权所有 桂ICP备15001805号

版权为京华网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